山西浑源“脑洞大开”探索黄芪“七十二变”
生长于北岳恒山脚下的千年黄芪,有哪些产业发展路径?8日,在山西浑源举办的恒山黄芪新品研发大赛暨精深加工论坛,让道地药材恒山黄芪有了“七十二变”的可能。
黄芪酵素、黄芪茶、黄芪啤酒、黄芪洗护套装、黄芪粗粮饼干、黄芪荞麦乳茶、黄芪牙粉……参赛团队推介的近20款黄芪创新产品,让行业内外对黄芪产业有了更多期待。
新生代秀出黄芪“七十二变”
(资料图片)
“这款复合型乳茶饮品,融合黄芪、苦荞、奶粉等原料,充分考虑了年轻人对奶茶类产品的需求,同时顺应了部分年轻人的养生潮流。”来自西华大学车振明教授团队代表付群梅表示,饮品添加代糖,符合年轻群体追求零糖、低热量的需求。
在“Z世代”的消费观念中,“养生、联名”等正成为关键词。
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馨怡说,在大健康广受关注的背景下,“Z世代”对食品原料愈发关注,低脂低糖、全麦高纤维、无添加等元素日趋热门,“在此基础上,国潮设计的网红点心火爆社交圈,除了高颜值,跨界联名也是一大趋势”。
其间,张馨怡带着用恒山黄芪、玉米粉、小麦粉等制作的黄芪酥,面向年轻群体推介。
在满足年轻人养生需求之外,参赛者还在关注各类人群的“容貌焦虑”。
来自山西大学的芪福三晋团队现场推介“恒山黄芪亮肤旅行装”护肤产品。
团队成员朱浩宇表示,产品在政府支持、企业牵头、高校保障的创新模式下完成,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和制备工艺,将黄芪加工成手工皂、黄芪水液和黄芪乳液等产品,同时结合文旅产业开发适应多种场景的黄芪产品。
真行家给出产业新路径
恒山黄芪被誉为“正北芪”,广受业内推崇。28万亩的种植面积也让山西浑源成为“中国黄芪之乡”。然而,和资源禀赋不相称的是,恒山黄芪长期处于低端化、碎片化加工阶段,产业链条、品牌等亟待提升。
山西农业大学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院长田洪岭表示,针对当前恒山黄芪资源利用效率不高,巨量副产物及下脚料资源价值低估等问题,研究院对其药用和非药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,提高黄芪资源综合利用水平,延伸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。
其间,研究院开发了黄芪饮料、护肤品、口含片等诸多产品,牵头制定黄芪种植生产标准。
山西浑源开发恒山黄芪新品。 李新锁 摄田洪岭建议,恒山黄芪通过产品创新赋能中药材产值,通过塑造品牌多渠道推介道地药材,借力产业链提升产业。
近年来,随着“单身经济”和“懒人经济”的兴起,预制菜产业需求旺盛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丽娅介绍,目前,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,药食同源物质理论基础有待加强。
刘丽娅说,业内应在加强基础研究的背景下,将药食同源产业与食品工业有机结合,生产药膳、功能性食品等,提升产业价值,同时加快黄芪系列预制菜研发。
对此,浑源县委书记高莹表示,恒山黄芪人种天养,是大自然赐予浑源的瑰宝,但其价值长期被低估。浑源将借助各界力量,完善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带动能力。
上述活动由浑源县委、浑源县政府主办,浑源县农业农村局、一亩田集团承办。(完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