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快讯 >详情

体“谈”记忆|古老的太极文化与海派文化是如何碰撞、交融的?_每日观察

快讯 来源 :上海体育 2023-06-25 15:34:42

海纳百川、兼容并蓄。

崇德尚武、自强不息。


【资料图】

上海武术运动的百年发展史蕴藏着上海城市的文化精神,跟随小体,打开上海武术的百年记忆。

武术名家齐聚上海,让各类武术拳种、流派在这里,落地生根、发芽生长,形成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,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,就在上海广泛流传,尤其以吴式、杨式、陈式最为普及,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中,有哪些故事?

我们一起来看

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、艺术、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,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。其拳理来源于《易经》《黄帝内经》《黄庭经》《纪效新书》等中国传统哲学、医术、武术经典著作,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、儒、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,故太极拳被称为“国粹”。

太极拳有陈式、杨式、孙式、吴式、武式以及武当、赵堡等多种流派,其运动特点是中正安舒、轻灵圆活、松柔慢匀、开合有序、刚柔相济,动如“行云流水,连绵不断”。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,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,哲学的内涵,美的造型,诗的意境。真正达到内外兼修,使身心健康。

吴式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历程

吴式太极拳系满族人全佑先生所创,全佑从杨露禅学习杨式太极拳大架,后来拜杨禄禅先生的次子杨班侯为师学杨式太极拳小架,实际上仍由杨露禅亲自传授。经过数年勤学苦练,全佑长于柔化,后传子吴鉴泉。

吴鉴泉“贯满族音译故姓吴”,自幼喜练武功,善于骑射,且有镫里藏身的技术。在父亲的教导下,他对太极拳的造诣日益精深。1912年后,杨式门中一弟子许禹生在北京创立体育研究社,邀请杨少侯、杨澄甫、吴鉴泉教授太极拳。从那时起,太极拳开始公之于众,传于门墙之外,造福社会。

吴鉴泉先生对家传的太极拳,在教学上不断发展,逐步修润和充实。在慢架中,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,使拳架更加柔和规距,成为连绵不断,符合太极阴阳理论的功架,特点更加明显,从而自成流派,一直流传至今。另有快架子,则仍保留跳跃和发劲等身法、手法,便于太极拳爱好者进一步锻炼。

1928年,当时的上海市政府、精武体育会、中法大学及社会闻人等致电北京体育学校,聘请吴鉴泉南下传授太极拳,从此,吴鉴泉先生迁居上海,广为传授吴式太极拳。

1933年,鉴泉太极拳社在上海成立;1938年拳社自筹资金建武术馆,经同意在青年会顶楼加盖一层(10楼),并起名为“鉴泉厅”,为练功者提供了极好的练武、探讨和交流的场所。后在1980年,鉴泉社正式复社,经后辈弟子的不断努力,逐渐恢复了吴氏太极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。吴式太极拳自全佑公受业于杨家起,迄今一个半世纪,门墙桃李,遍布全国,更发展至新加坡、吉隆坡等地。

吴式太极拳具有功架紧凑、松静自然、柔和缜密、招招连绵、换换相扣,如行云流水,轻灵圆活,外松内紧、棉里藏针,内实精神,外示安逸,动作贯穿的特有风格。腰、胯、胸、背、颈、肩、肘、腕、掌以及膝、踝、足掌节节伸拔,节节收缩,所谓视静犹动,视动犹静。

吴式太极拳的特征可概括为:功架紧凑、安静自然、招势严密、细腻绵柔,符合太极阴阳理论。练吴式太极拳有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要求,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,心理上要求静、轻、慢、切、恒;身体上要求虚领顶劲、涵胸拔背、沉肩坠肘、松腰垂臀、裹裆含腚、尾闾中正、气沉丹田。

杨式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历程

从前车马慢,书信寄相思。作为当时“国术”的武术界名流齐齐、大师云集,没有把武当派的内家拳中的太极拳更进一步地细化和分门别类,所以太极拳只有一派而无二法门,在那个时期,太极拳界的代表就是杨家第二代和第三代以及其门人。

杨澄甫是杨家的第三代,随着当时国人对太极拳的了解与热衷,杨澄甫从北京南下,首先被邀请到南京,然后到杭州,并于1929年定居上海,这对上海的太极拳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傅钟文先生自小就跟随杨澄甫学拳,13岁就闯荡上海滩的他,在杨澄甫还在北京的时候,经常求假北上,跟师父学习。自从杨澄甫南下南京、杭州后,傅钟文先生便经常随师左右。当杨澄甫定居上海以后,傅钟文先生更是欣喜若狂,与师父同住,朝夕相伴,深得师父的精心传授和器重。

傅钟文先生作为杨家太极拳的门人及亲族传人,与各位师兄弟一起在杨澄甫谢世后,继续以上海为中心,发扬光大太极拳。早在1925年傅钟文先生就参加了上海精武体育会,义务传授太极拳。在之后的岁月里,他奔波于工厂、商铺、银行、学校,热情传授。从阜新面粉厂到中国银行,从冠生园到中西女校,处处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,并于1944年在上海成立了永年太极拳社。“树民族体育百年之基,养中华民族浩然正气”,傅钟文先生从不以盈利为目的,本着为大众服务的精神,以及强国强种、自强不息的意念,无偿地教授了一期又一期的学员。

随着新中国的诞生,傅钟文先生更是积极投入到扩大招生并坚持义务教学的工作中去,积极地带领拳友参与社会各项活动。上海武术队于1958年成立,傅钟文先生被聘为上海武术队首批教练。在他担任教练工作的十三年间,一批骁将在全国比赛中叱咤风云、屡次夺魁,为培养上海的武术运动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此后,为满足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需求,傅钟文先生分别于1959年、1963年编写出版了《太极刀》《杨式太极拳》,对更广泛地普及和弘扬杨家传太极拳系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直到现在,傅钟文先生的著作仍是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杨式太极拳的权威范本,经久不衰,并且被译成多种外文版本,被国外太极拳爱好者公认为杨式太极拳的权威著作。

陈式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历程

回顾五十多年来,陈式太极拳融入海派武术文化的沧桑历程,是陈照奎早期在上海传播耕耘的结果。

陈式太极拳最初融入上海的武术文化里是在1961年初,应上海顾留馨老师的邀请,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奎到上海体育宫内部短期教拳,当时在体育宫的何炳泉等很多人都跟陈照奎学习陈式太极拳。一直到1963年初,上海体育宫正式聘请陈照奎到上海开班教拳,并对外开始招生,自此陈式太极拳才真正纳入了上海的武术文化。

当时上海武术界经常举办一些武术表演活动,每当陈照奎上场表演太极拳时,他那精湛的拳艺,总会吸引整个会场的观众,无论内行外行,看了都叹为观止。

他演练的陈式太极拳动作优美,潇洒自如,意气绵绵,凝重缠绕,在整个套路中,刚柔相济,快慢有致,节奏鲜明,似断若续。风格变换,绝无单调之感,有时如行云流水,有时如卧虎腾龙,有时如平沙落雁,有时如深山大泽,出神入化,极至妙境。陈照奎精湛的拳艺、武德的修养给陈式太极拳在上海的发展流传,打下了深深的根基,当时民间很多人也投入其门下。

陈照奎呕心沥血、精心育人,培养的太极弟子数以千计,使得如今的陈式太极拳完全融入海派的武术文化中。目前在上海学习和传播陈式太极拳的人也有不少,陈式太极拳是以原始技击理念为中心,发劲威猛,速度很快,所以又称“刚拳”,更加适合中青年人锻炼。

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是力的旋律,美的造型。它的节奏非常鲜明,风格多变。它的阴阳变化紧合易理,一举手投足,刚中带柔、柔中带刚,开中有合、合中有开。动如脱兔,静如处子,轻如流云,稳如山岳。这种鲜明的节奏,快慢的结合,劲力的完整,缠绕螺旋美的造型,使你久练不疲劳,越练趣味越浓。就是观看的人也是百看不厌,给人一种美的享受。

尚武之风体荟非遗

古老的太极文化,和上海的海派文化碰撞、交融,在这片土壤上发展得生机勃勃、欣欣向荣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了太极拳的魅力,也展示了上海“海纳百川”的胸怀。

在上海体育博物馆体荟非遗主题展第一单元“尚武之风”中,就展示了10个拳操类非遗的介绍、特点及进入遗产名录的时间。

欢迎大家前来打卡

和小体一同

感受武术力量、传承非遗文化

延伸:上海武术名宿简介(五)

吴鉴泉

(1870~1942)

吴鉴泉,本名乌佳哈拉·爱绅,满族,河北大兴人。中华民国成立后随汉人习俗改姓“吴”(因为“吴”与“乌”谐音),他的父亲吴全佑是太极拳的高手。吴全佑先跟杨露禅学习太极拳,后又拜杨露禅第二个儿子杨班侯为师,学习杨式小架太极拳。

1927年,吴鉴泉由北京迁居上海,1928年他被上海精武会和国术馆聘为教练。1933起,他创设鉴泉太极拳社,教授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,从此吴式帮极拳广为传播,他的门人遍布海内外。鉴泉太极拳社自创设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,它的分社已发展到中国香港,以及新加坡、菲律宾、加拿大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。

傅钟文

(1903~1994)

傅钟文,为著名的太极拳之乡河北永年县人氏,9岁起开始学习杨式太极拳,14岁到上海后长期跟随一代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学拳。他敬重师父,勤奋刻苦,加之他与师父的侄外甥女结亲,深得师父的信任和真传。太极名家陈微明先生称他为“太极拳之正宗”。杨澄甫在广州、南京、芜湖等地授拳时,傅钟文都做现场示范,并代杨澄甫出场比武,连连取得胜利。

上世纪30年代,曾在永安公司、冠生园等地义务教太极拳。为了发扬光大太极拳,提倡民间传统武术以振奋民心,强身救国,傅钟文在蒉延芳、马公愚、黄警顽等先生的大力帮助下,于1944年10月1日创建上海永年太极拳社。

来源:《海纳百川兼容并蓄——上海武术百年纪事》、上海武术院(上海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)

标签:

精彩放送

返回顶部